纳芯微8月20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8月19日接受134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介绍: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79.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01.00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64.03万元,同比亏损大幅收窄。2025年上半年各下游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均有所增长,汽车电子需求持续稳健增长,泛能源领域行业复苏态势显著,光伏与储能领域增长明显。 分季度看,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7亿元,同比增长65.83%,环比增长12.49%。自2023第二季度开始,公司的季度营收已连续多个季度保持环比增长,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再创新高。从毛利率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率35.21%,相较于上年同期提升1.3pcts,其中2025Q2单季度毛利率35.97%,环比提升1.6pcts。在营收环比持续增长、毛利率持续改善、人员费用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下,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继续环比收窄,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归母净利润约-1,000万元,亏损同环比大幅收窄。 公司专注于围绕下游应用场景组织产品开发,已经形成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和MCU等多产品方向的产品布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泛能源及消费电子领域。目前已能提供3,600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其中,在传感器领域,我们覆盖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三大类,为真实世界的物理量感知提供丰富的传感器选择;在信号链芯片领域,我们提供从传感器信号采集到信号处理、传输的全链路产品,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隔离器、放大器、通用接口芯片以及MCU/SoC等;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我们覆盖从供电、驱动到功率路径保护的产品矩阵,包括栅极驱动、电机驱动、供电电源、车灯LED驱动和功率路径保护等。 从产品结构看,2025年上半年信号链产品占比有所下降,传感器占天富用户注册比提升,公司于去年收购了麦歌恩,麦歌恩并表丰富了公司传感器产品布局。在下游行业景气度持续,新产品推出及既有产品持续放量的背景下,上半年三大产品方向均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信号链产品同比增长28.79%,电源管理产品同比增长73.49%,传感器产品同比增长349.85%。三大产品方向收入占比趋于均衡,传感器营收占比提升至27.11%,信号链占比约38.45%,电源管理占比34.09%。 从市场应用来看,公司坚持围绕汽车电子和泛能源等高壁垒、高增长市场拓展芯片产品。在汽车电子领域,我们的车规级芯片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三电系统等汽车电动化应用场景,并在逐步拓展至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身控制、智能照明等智能化应用场景。泛能源主要包括三大类应用方向:1)工业控制类应用场景,例如工业自动化、工业电机驱动等,2)泛新能源应用场景,例如光伏与风电、储能系统、充电桩、户用储能等,3)电源模块类应用场景,例如通信电源、服务器电源、不间断电源等。在消费电子领域,我们的产品也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家电、扫地机器人等,整体而言,消费电子领域占公司整体营收占比不高,2025年上半年占比约13%。公司主要聚焦的汽车电子和泛能源市场营收占约87%,其中汽车营收占比34%,泛能源营收占比53%,三大领域均保持了超过70%的同比增幅,尤其地,汽车电子营收同比增幅达约82%。 Q:目前看,各下游领域包括汽车电子、泛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景气度情况?目前公司在AI服务器相关领域的产品和客户进展?A:今年以来,公司各下游应用领域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景气度稳中有升。在汽车电子领域,尽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持续提升,带动整个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泛能源领域方面,工业市场自去年末起呈现复苏态势,增长势头平稳,并在今年一、二季度延续了稳健增长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光伏市场自2023年起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调整,而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已出现显著复苏,客户提货及需求明显回升。AI服务器电源已成为公司电源模块业务的重要增长动力,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AI服务器的一次电源模块,为该领域客户提供包括隔离驱动、接口等关键元器件。目前,下游客户对AI服务器电源模块的需求显著提升,推动公司相关业务收入快速扩张,客户与合作进展顺利,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该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Q:分下游应用领域和产品方向分析25年H1实现营收快速增长及25Q2相较于25Q1的营收环比增长的原因?公司毛利率在24Q4触底后逐季保持环比提升趋势,主要的原因是什么?A:2025年上半年度营收同比增长79.49%,分季度看分别同比增长97.82%、65.83%。从下游领域看,汽车电子营收同比增长82%,泛能源营收同比增长79%,消费电子营收同比增长75%,从产品结构看,电源管理芯片营收同比增长73%,信号链芯片营收同比增长29%,传感器营收同比增长350%;同比保持快速成长主主要是因为汽车电子需求持续增长及新产品持续放量、泛能源市场景气度逐渐恢复以及麦歌恩并表因素影响。 从单季度营收看,25Q2营收环比继续保持增长,增幅达到12.49%,主要系泛能源领域行业复苏态势显著,尤其在数字模块市场及光伏与储能领域强势增长;从产品品类看,25Q2公司磁传感器、隔离器以及栅极驱动产品环比增长显著,其中,磁传感器在2025Q2环比增长约28%,增量一方面来源于磁电流传感器在主要汽车客户的导入量产,另一方面来源于麦歌恩磁传感器在3D打印、扫地机器人等应用领域的销量增长。另外,电源管理中供电电源和马达驱动芯片等产品在客户端实现导入和份额提升从而继续保持环比增长趋势。 得益于麦歌恩并表积极影响,高毛利的传感器产品营收占比提高,使得公司25H1综合毛利率有所提高;25Q1毛利率环比企稳回升主要是成本下降及产品结构变化,25Q2下游客户结构及产品销售结构亦有所变化,使得公司25Q2综合毛利率继续提升。 Q:公司最新的单车价值量情况、预计到今年年底能达到的水平,以及下半年值得重点关注的新产品?A:汽车电子始终是纳芯微的战略聚焦领域,围绕该应用市场,公司已构建了全面的产品布局。早期,公司在汽车三电领域凭借隔离与接口类产品建立起显著优势,并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以此为基础,我们正持续将产品应用拓展至车身电子、热管理、智能座舱、底盘及安全等多个重要板块,不断深化产业覆盖与产品矩阵的完整性。 在单车价值量方面,公司目前已量产产品可覆盖约1,300元人民币的单车价值。另有价值约一至两百元的产品正处于送样阶段,即将进入量产,预计至今年年底,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至约1,500元人民币。长期来看,基于现有产品规划,我们有望实现覆盖3,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单车价值量。 在新产品推进方面,今年上半年,功能安全级栅极驱动芯片已正式量产,预计将在下半年至明年内贡献显著收入。该产品的量产,标志着我们在新能源车的主驱应用领域完成了关键产品拼图。 此外,去年年底推出的高集成度SoC芯片,应用于热管理领域的水泵与水阀控制,出货量已突破400万颗。在智能座舱方向,公司今年上半年推出了ClassD音频功放和SerDes芯片,分别针对音频放大和视频接口需求;目前45W与75W音频功放即将进入量产,150W产品正处于送样阶段;SerDes芯片也已进入客户验证及DV阶段。 在车灯照明方面,我们于上半年推出了头灯照明控制芯片,目前处于市场推广初期,进展顺利。 此外,公司的实时控制MCU系列产品在汽车电子中主要应用于OBC系统,该产品不仅适用于汽车领域,还可广泛应用于能源、电源及光伏等领域。 Q:请分享一下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公司产品布局和客户拓展情况?A:我们认为机器人并不局限于当前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尽管人形机器人是热点,但从终端市场来看,具备机器人形态的应用远不止于此。我们想讨论一下“泛机器人”这一概念,将一切具备智能感知、智能分析计算、智能判断以及智能执行器三大核心能力的终端产品,均纳入这个范畴,诸如无人机、扫地机器人和3D打印机等产品。 从这一视角出发,首先,我们在相关应用市场中已布局了完整的产品组合。该领域对传感器类产品存在大量需求,尤其在并购麦歌恩之后,我们磁传感器技术在电机角度检测和位置检测方面拥有扎实的应用基础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其在国内头部无人机、3D打印机和扫地机客户中,均有较好的身位,这为我们带来了显著机遇。 此外,公司原本应用于车载领域的马达驱动芯片,目前也正在规划拓展至泛机器人行业。产品类型既包括分立式电机驱动芯片,也包括小型SoC级马达驱动芯片。在这一技术路径上,我们可以顺利实现从汽车电子到泛机器人市场的应用延伸。同时,泛机器人领域也存在大量对于电源供电与接口类产品的需求,这类需求与车载应用场景高度相似,因此我们能够快速将现有车规级接口与电源产品导入泛机器人市场。 另一方面,在大型机器人应用中,48V供电架构预计将成为主流电气方案,这一趋势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方向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当前面向车载48V系统所定义和开发的芯片产品,未来也具备大量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潜力。在下游行业景气度持续,新产品推出及既有产品持续放量的背景下,上半年三大产品方向均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信号链产品同比增长28.79%,电源管理产品同比增长73.49%,传感器产品同比增长349.85%。三大产品方向收入占比趋于均衡,传感器营收占比提升至27.11%,信号链占比约38.45%,电源管理占比34.09%。 从市场应用来看,公司坚持围绕汽车电子和泛能源等高壁垒、高增长市场拓展芯片产品。在汽车电子领域,我们的车规级芯片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三电系统等汽车电动化应用场景,并在逐步拓展至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身控制、智能照明等智能化应用场景。泛能源主要包括三大类应用方向:1)工业控制类应用场景,例如工业自动化、工业电机驱动等,2)泛新能源应用场景,例如光伏与风电、储能系统、充电桩、户用储能等,3)电源模块类应用场景,例如通信电源、服务器电源、不间断电源等。在消费电子领域,我们的产品也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家电、扫地机器人等,整体而言,消费电子领域占公司整体营收占比不高,2025年上半年占比约13%。公司主要聚焦的汽车电子和泛能源市场营收占约87%,其中汽车营收占比34%,泛能源营收占比53%,三大领域均保持了超过70%的同比增幅,尤其地,汽车电子营收同比增幅达约82%。
答:我们认为机器人并不局限于当前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尽管人形机器人是热点,但从终端市场来看,具备机器人形态的应用远不止于此。我们想讨论一下“泛机器人”这一概念,将一切具备智能感知、智能分析计算、智能判断以及智能执行器三大核心能力的终端产品,均纳入这个范畴,诸如无人机、扫地机器人和3D打印机等产品。从这一视角出发,首先,我们在相关应用市场中已布局了完整的产品组合。该领域对传感器类产品存在大量需求,尤其在并购麦歌恩之后,我们磁传感器技术在电机角度检测和位置检测方面拥有扎实的应用基础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其在国内头部无人机、3D打印机和扫地机客户中,均有较好的身位,这为我们带来了显著机遇。此外,公司原本应用于车载领域的马达驱动芯片,目前也正在规划拓展至泛机器人行业。产品类型既包括分立式电机驱动芯片,也包括小型SoC级马达驱动芯片。在这一技术路径上,我们可以顺利实现从汽车电子到泛机器人市场的应用延伸。同时,泛机器人领域也存在大量对于电源供电与接口类产品的需求,这类需求与车载应用场景高度相似,因此我们能够快速将现有车规级接口与电源产品导入泛机器人市场。另一方面,在大型机器人应用中,48V供电架构预计将成为主流电气方案,这一趋势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方向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当前面向车载48V系统所定义和开发的芯片产品,未来也具备大量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潜力。
问:目前看,各下游领域包括汽车电子、泛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景气度情况?目前公司在AI服务器相关领域的产品和客户进展?
答:今年以来,公司各下游应用领域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景气度稳中有升。在汽车电子领域,尽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持续提升,带动整个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泛能源领域方面,工业市场自去年末起呈现复苏态势,增长势头平稳,并在今年一、二季度延续了稳健增长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光伏市场自2023年起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调整,而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已出现显著复苏,客户提货及需求明显回升。AI服务器电源已成为公司电源模块业务的重要增长动力,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AI服务器的一次电源模块,为该领域客户提供包括隔离驱动、接口等关键元器件。目前,下游客户对AI服务器电源模块的需求显著提升,推动公司相关业务收入快速扩张,客户与合作进展顺利,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该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问:分下游应用领域和产品方向分析25年H1实现营收快速增长及25Q2相较于25Q1的营收环比增长的原因?公司毛利率在24Q4触底后逐季保持环比提升趋势,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2025年上半年度营收同比增长79.49%,分季度看分别同比增长97.82%、65.83%。从下游领域看,汽车电子营收同比增长82%,泛能源营收同比增长79%,消费电子营收同比增长75%,从产品结构看,电源管理芯片营收同比增长73%,信号链芯片营收同比增长29%,传感器营收同比增长350%;同比保持快速成长主主要是因为汽车电子需求持续增长及新产品持续放量、泛能源市场景气度逐渐恢复以及麦歌恩并表因素影响。从单季度营收看,25Q2营收环比继续保持增长,增幅达到12.49%,主要系泛能源领域行业复苏态势显著,尤其在数字模块市场及光伏与储能领域强势增长;从产品品类看,25Q2公司磁传感器、隔离器以及栅极驱动产品环比增长显著,其中,磁传感器在2025Q2环比增长约28%,增量一方面来源于磁电流传感器在主要汽车客户的导入量产,另一方面来源于麦歌恩磁传感器在3D打印、扫地机器人等应用领域的销量增长。另外,电源管理中供电电源和马达驱动芯片等产品在客户端实现导入和份额提升从而继续保持环比增长趋势。得益于麦歌恩并表积极影响,高毛利的传感器产品营收占比提高,使得公司25H1综合毛利率有所提高;25Q1毛利率环比企稳回升主要是成本下降及产品结构变化,25Q2下游客户结构及产品销售结构亦有所变化,使得公司25Q2综合毛利率继续提升。
问:公司最新的单车价值量情况、预计到今年年底能达到的水平,以及下半年值得重点关注的新产品?
答:2025年上半年度营收同比增长79.49%,分季度看分别同比增长97.82%、65.83%。从下游领域看,汽车电子营收同比增长82%,泛能源营收同比增长79%,消费电子营收同比增长75%,从产品结构看,电源管理芯片营收同比增长73%,信号链芯片营收同比增长29%,传感器营收同比增长350%;同比保持快速成长主主要是因为汽车电子需求持续增长及新产品持续放量、泛能源市场景气度逐渐恢复以及麦歌恩并表因素影响。从单季度营收看,25Q2营收环比继续保持增长,增幅达到12.49%,主要系泛能源领域行业复苏态势显著,尤其在数字模块市场及光伏与储能领域强势增长;从产品品类看,25Q2公司磁传感器、隔离器以及栅极驱动产品环比增长显著,其中,磁传感器在2025Q2环比增长约28%,增量一方面来源于磁电流传感器在主要汽车客户的导入量产,另一方面来源于麦歌恩磁传感器在3D打印、扫地机器人等应用领域的销量增长。另外,电源管理中供电电源和马达驱动芯片等产品在客户端实现导入和份额提升从而继续保持环比增长趋势。得益于麦歌恩并表积极影响,高毛利的传感器产品营收占比提高,使得公司25H1综合毛利率有所提高;25Q1毛利率环比企稳回升主要是成本下降及产品结构变化,25Q2下游客户结构及产品销售结构亦有所变化,使得公司25Q2综合毛利率继续提升;